2025年5月12日,徐州市第三中学潇湘校区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在全体高一师生的热切期盼中,徐州三中“成长好课堂”第三期第1讲正式开讲。副校长潘峻峰以“让理想之光照亮前程——青年学生人生价值的思考和成长路径探究”为主题,结合中西哲学智慧与实践案例,为学子们带来一场关于理想信念与人生规划的深度对话。
直面“意义危机”:唤醒青年的价值自觉
讲座伊始,潘峻峰副校长从当代青年的“空心化”现象切入,指出部分学生因缺乏目标而陷入迷茫与焦虑。“物质的丰裕不应成为精神的荒原”,他强调,高中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唯有以理想为灯塔,方能抵御浮躁、锚定方向。为此,徐州三中持续深化“五育融合”,通过《成长规划书》等载体,引导学生“向内认知自我,向外探索世界”,在规划中明晰生命的意义。
中西哲思对话:叩问人生的终极意义
围绕“何为人生价值”,潘峻峰副校长展开了一场跨越文化的思想漫游。他从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谈到尼采“强力意志创造价值”的生命哲学;从史铁生“过程即意义”的豁达,到马克思“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崇高追求。通过多元视角的碰撞,他提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界的定义,而在于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需求,在奉献中实现升华。”
互动环节:在探索中明晰方向
潘峻峰副校长与学生们亲切交流,就“如何定义人生价值”展开探讨。高一年级多位同学分享感悟,清晰的观点和逻辑赢得了全场掌声。潘峻峰副校长赞许道:“无论选择何种道路,只要心怀使命、脚踏实地,便能点亮理想的火种。”
成长路径指南:以行动书写理想答卷
潘峻峰副校长从“树立人生目标”切入,引用张岱年“无理想者必无搏斗之勇气”的名言,强调青年需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使命,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潘峻峰副校长阐释“科学规划人生”的重要性,倡导学生将长远目标分解为可执行的阶段性任务;针对“筑牢学业之基”,提出“自主探究、善思笃行、方法优化”的勤学准则,呼吁学子“重实践、健身心”,锤炼品格,以知行合一成就人生价值。
青春誓言:与复兴征程同频共振
讲座尾声,全体学子齐声诵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词句。潘峻峰副校长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潘峻峰副校长深情勉励学子,“愿你们以理想为灯塔,以规划为舟楫,在民族复兴的航程中乘风破浪!”
据悉,徐州三中“成长好课堂”系列已累计开展43讲,是我校生涯规划体系品牌项目。在“理想信念教育”与“实践体验行动”的深度融合下,三中学子通过《成长规划书》的指引,正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人生新征程。
图片 | 杜亚平
文字 | 侯兮子
编辑 | 侯兮子
一审 | 侯兮子
二审 | 柏松
三审 | 潘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