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重视语言品读 还原语文本色

重视语言品读 还原语文本色

2016年05月05日 09:36:54 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32611 作者:三中 徐崇伟

语文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就像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绘画是通过线条和色彩一样,语文是通过语言的运用来表达情感,传达信息的。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最重要的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很多时候体现在对文字的敏感上,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发现别人未发现的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语言品读能力,教会学生理解文本,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非常好的方法,也是还原语文本色的根本方法。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   通过语言品读,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一次“江苏省特级教师同课异构教《老王》”的活动会议上,秦晓华老师执教《老王》,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就是通过语言的品读讲出了新意。秦老师当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都读出了老王对杨绛一家很关心,但课文中的描写有一处能看出杨绛对老王也很关心,你能找到吗?学生很积极,找的也很好,有说送鱼肝油的,有说坐老王三轮的,有说老王送冰杨绛给钱的,但秦老师说这都很明显,大家都能看出来,再找找,一般不容易看出来的。在这种氛围的鼓励下,学生越找越带劲,秦老师几次要自己揭示答案,都被学生制止了,最后,一个学生找到了这个细节,文章开头说,我常常坐老王的三轮,后来送钱先生上医院去,杨绛自己去坐公交车,这说明杨绛很关心老王,怕老王的三轮承受不了两个人的重量,所以自己要去坐公交车。秦老师当时就表扬了这个学生有很好的语言感受力。

这个教学环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常常觉得语文课学生不爱听,听不听都一样,或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没有带学生领悟到语言本身的魅力,不是去挖掘语言本身的美和内涵,而是仅仅对文章进行概念性的解读,用黄厚江老师的话说,在课堂上讲解的是“文章内容”,而不是“设计语文教学活动”。这样的语文课没有血和肉,干巴巴的不丰满,连我们自己都不喜欢,何况学生呢?实际上,就我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听课的经历看,但凡教师能带领学生去品味语言的美,学生都是很喜欢的,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

二、   通过品读语言,深入理解文本

《祝福》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这篇文章中祥林嫂的形象大家都耳熟能详,祥林嫂的悲惨命运,鲁镇人们的麻木和冷漠,学生一点都不陌生。甚至有的学生听到老师讲祥林嫂三次来鲁镇的外貌描写,讲祥林嫂眼睛的变化,讲祥林嫂失去阿毛之后的唠叨情节,也像鲁镇人们听到祥林嫂说“我真傻,真的”一样不想再听。因为这些分析在任何教辅材料里都找得到,没有任何新鲜的信息,也就没有任何触动人心的感触。

学生只知道祥林嫂命运悲惨,但这只是概念性的理解,究竟怎样悲惨,惨到什么程度,那就不了了之了。说实话,这样的品读,是很难触动文章的灵魂,也很难触动学生的灵魂的。但是,如果我们通过对语言的品读去引导学生理解,就会深刻和深入的多。

这一课里,有一句话,祥林嫂失去了阿毛之后重回鲁镇,“人们都寻去听她的故事。”这是很平常的一句话,经常被大家忽略。我让大家思考,怎么理解故事?我们通常理解的故事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到故事通常是虚构的人和事,而且通常是用来消遣和谈笑的。那么祥林嫂失去了儿子是虚构的吗?她真的是在讲这件事和大家闲聊天吗?显然不是。她不是在讲故事,她是在倾诉她的悲惨遭遇,生活惨状。那么鲁迅先生选这个词有深意呢?学生悟到,这说明人们并不是真的同情祥林嫂,而是把她的惨痛的遭遇当成生活的谈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好奇心,鲁镇人们的麻木,冷漠,祥林嫂后来的悲惨结局也就很好理解了。其实,通过一个词的品读,有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通过具体的词句而不是笼统的概念,这样的理解就不是浮在表面上,而是有了深度和内涵。

同样,在《获得教养的途径》里作者提到一个词:“读书家”,这是一个很新鲜的提法。什么叫家呢?就是在某一领域里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人。作者没有选用读书人而用读书家,是因为他认为读书是一种技能,会读书的人才是读书家,就如同科学家、学问家一样,不是随随便便人人都能做到的,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作者对读书的高度肯定和重视,那么本文读书是获得教养的最好途径的观点就非常好理解了。

三、   通过语言品读,前后勾连文本,理解作者深意

歌德有句名言:“内容人人看得见,但文字背后的意义只有少数有心人看得见。形式对大多数人永远是个秘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留心品读,通过揣摩作者用意来明白文字背后的意义。在阅读中做个有心人。

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在文章第二部分四次提到“ 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句话,那么这句话究竟有什么深意呢?经过反复品读,结合上下文,我们探讨出了以下理解:

1   写出了刘和珍日常的形象,起到介绍人物形象的作用

2   否认上文桀骜不驯的印象,写出了强拖出校的野蛮和无理

3   和下文惨遭反动统治者毒手杀害相对比,写出了统治者的卑劣和凶残

4   “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是美好的形象,说明刘和珍不是暴徒,驳斥反动政府的谣言

5   “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是美好的形象,也是作者最深的印象,美好的形象被毁坏,更写出了作者的痛心,以及对刘和珍深深的怀念之情。

通过这样的品读,刘和珍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也更加理解了鲁迅先生反复描写的良苦用心,明白了作者的深意所在。

四、   通过语言品读,全新理解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经典篇目的典型人物形象已经有了固定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容易受思维定式的限制,但这未必是文本传达的原意,通过语言的细致品读,可以读出新意,对文本有全新的理解。

比如《雷雨》这一课,在教学中,周朴园的形象几乎是固定的:冷酷自私的资本家,对鲁侍萍始乱终弃,没有爱情可言。但是剧本里鲁侍萍对自己被赶出周家这件事的台词表述多次说是你们家,你们老太太,而没有说“你”,那是你们老太太看孩子快死了,把我赶出了家门。你们家要迎娶有钱有势的小姐。她没有说你,而是说你们,其实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周朴园对鲁侍萍是有真感情的,当年把她赶走也未必是出于他的心愿,可见他对鲁侍萍的情感也不完全是虚伪的。在有关资料中,曹禺先生自己也肯定了这样的判断,认为周朴园并不是全然的冷漠。

五、通过语言品读,读出作品的文学味

语文读本中,选了张爱玲的《金锁记》节选《曹七巧》。我们来看几段文字:

1、“晒着秋天的太阳,两人并排在公园里走,很少说话,眼角里带着一点对方的衣服与移动着的脚,女子的粉香,男子的淡巴菰气 ” 

2、“园子在深秋的日头里晒了一上午又一下午,怀烂熟的水果一般,往下坠着,坠着,发出香味来……不大的一棵树,稀稀朗朗的梧桐叶在太阳里摇着像金的铃铛。长安仰面看着,眼前一阵黑,像骤雨似的,泪珠一串串的披了一脸,世舫找到了她,在她身边悄悄站了半晌,方道:"我尊重你的意见。"长安攀起了她的皮包来遮住了脸上的阳光。”

3、 “他穿过砖砌的天井,院子正中生着树,一树的枯枝高高印在淡青的天上,像磁上的冰纹。长安静静的跟在他后面送了出来,她的藏青长袖旗袍上有着淡黄的雏菊。她两手交握着,脸上显出稀有的柔和。世舫回过身来道:"姜小姐……"她隔得远远的站定了,只是垂着头。世舫微微鞠了一躬,转身就走了。长安觉得她是隔了相当的距离看这太阳里的庭院,从高楼上望下来,明晰、亲切,然而没有能力干涉,天井、树、曳着萧条的影子的两个人,没有话──不多的一点回忆,将来是要装在水晶瓶里双手捧着看的──她的最初也是最后的爱。”

   粗粗读来,这三段文字似乎也没有什么精妙之处。但是进入文字深处,我们就能理解张爱玲景物描写中的妙处,真是心思细密,耐人寻味。

   第一段文字描写的是长安和世舫初次约见的情形,景物描写的是“秋天的太阳”,太阳是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暗示了长安心中的喜悦,对爱情的憧憬和希望。

第二段文字是长安的爱情遭到了母亲曹七巧的反对,她怀着无限的辛酸和无奈何世舫提分手,作者没有写长安的心情,着力描写了景物“园子在深秋的日头里晒了一上午又一下午,怀烂熟的水果一般,往下坠着,坠着”“稀稀朗朗的梧桐叶”“长安攀起了她的皮包来遮住了脸上的阳光。”长安心中的凄苦,希望破灭的凄凉不言自明。

第三段文字是长安和世舫彻底分手,爱情终于破灭的情形。景物描写转向冷色调“一树的枯枝高高印在淡青的天上,像磁上的冰纹。”“藏青长袖旗袍”“淡黄的雏菊”“萧条的影子”

暗示长安的爱情无疾而终,彻底的绝望和无奈。就像张爱玲说的:一个苍凉而美丽的手势。令人无限唏嘘。

这样细细品读,才能领略文字中的文学味,获得极佳的审美感受。

总之,语言品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这样教学,应该就是黄厚江老师说的“按照语文的规律教语文;按照语文的规律学语文;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的本色语文课吧。

 

参考书目

黄厚江 还课堂语文本色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11

曹永军 语文的表情与眼光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12.6              

 

编辑:申玉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联系邮箱:344926228@qq.com | 邮编:221005|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