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信息 > 《小燕和大燕》的作者三中老校友李大任

《小燕和大燕》的作者三中老校友李大任

2015年07月06日 08:12:34 访问量:15184
《小燕和大燕》的作者

徐州三中老校友李大任

2015-04-17








转《彭城周末》

两 个月前,84岁的李大任被儿子、儿媳带到社区诊所打针,诊所老板得知老人是写戏之人,激动不已,当场从头至尾,一字不差地把老人创作的柳琴戏《小燕和大 燕》唱了下来。 一部剧,一旦拷贝到一个时代人的记忆里,就不会轻易折损,对于剧作者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与褒奖。

  由此,打针变成 了一件次要的事,李大任心里满是滋味儿。时隔该剧公演已有36年,且因时代条件所限,几乎没有任何影音资料对其进行记录和保存,但《小燕和大燕》已然如暴 风骤雨般,横扫过一代人心灵,并在一代人的记忆里生根永存。这种作品在受众心中所造就的永恒,是在漫长的青春里,自我寻找精神偶像与文化认同的80后、 90后们,很难理解和想象的。

  一生创作过三十余部优秀柳琴戏作品,其中二十余部被搬上舞台,李大任却从来不以为自己创作了多么伟大的作品,在他的逻辑中,一部作品,忠实而庄严地生活,担负着自己身上的那份使命,那就值了,无愧于创作者的良心与善意。

  近 年来,因为小脑萎缩造成记忆力衰退,曾经随和健谈的李大任,已无法自如谈话沟通,对于创作历程和艺术情结回忆,则由李大任的女儿李雪梅代劳完成。在近三个 小时的采访中,坐在一旁的李大任一直在默默听着,总共说了不过五六句话。其实,他本就无需多说些什么,胸中的丘壑,人生的波澜,都化作时代的唱词,在过去 与未来滔滔不绝。

  让老剧新生

  1931年出生在铜山柳泉的李大任,可以说赶上了中国戏曲艺术最为鼎盛的20年。18岁 那年,李大任于徐州三中毕业后,在汴塘某小学做教员。1952年,他被调到贾汪文化馆工作,李大任用5年时间,在与稿纸、二胡、笔墨的互动中,开始了一场 关于艺术的自我启蒙。那些年岁,除了经常带节目到煤矿工地演出,李大任还要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创作短小的曲艺作品,或是辅导乡镇的业余作者进行文化创 作。

  1957年,结婚后的李大任被调到徐州市文化处(现徐州市文化局)工作,上世纪60年代又调到江苏柳琴剧团,负责编创柳琴戏剧目, 改编地方老剧目。这一年,江苏省柳琴剧团刚刚成立不过4年时间,急需一批富有时代精神和时代性格的好剧;此外,大量从民间口传下来的古装戏,因为与生俱来 的封建残余,也急需被重新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如果没有父亲当初的改造,恐怕很多老戏都很难传承延续至今;从另一个层面来说, 即便是流传下来,有些带有浓重封建色彩及低俗趣味的戏曲,若未经进化,也难登大雅之堂,无法被定位为真正的艺术。”国家一级导演,江苏柳琴剧团业务团长李 雪梅说。身为李大任的女儿和一名身处戏曲舞台一线的导演,李雪梅对老戏改编感慨良多。“201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为父亲出版剧作选时,我和父亲先前单位 的工作人员一起参与到了对父亲编创剧目的整理和搜集工作中。那个过程,让我对父亲改编的老戏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堪称震撼。通过对新、老剧本的比对,我们发 现老戏在改编之后,其变化可以用脱胎换骨、改天换地来形容。例如《七装》、《灵堂花烛》等剧目的改编,在忠实原剧故事构架的基础上,已完全具备了新的语言 风格和艺术美感。”

  与“小人物”贴心贴肺

  李大任的一生创作过三百多个人物角色,他们都脱不掉一种朴素的乡土气息和小人物身上平静却又有波澜的喜悲。这像是一种写作的宿命,他说自己喜欢农民,剧本里的小人物,他对他们是贴心贴肺的。

  新 中国成立30年之时,也正处于四人帮被打到之后,中国亟需一批好的艺术作品,为人们抚慰心灵,解放思想。李大任总是刻意去淡化那个背景,不让笔下的小人物 沾染到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熏染,放弃了对历史的宏大叙事,心甘情愿、勤勤恳恳地雕琢着那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他们在时代中爬行,被命运抛来抛去,而他们的生 存状态即为历史真相。这背后有什么东西,用不着他们自己去说,观众和时代自然可以了然。

  熟悉李大任作品的人,还会有一种共鸣,李大任好像对人间的善恶特别敏感,希望一个人物具有完美的道德框架和完整的美好。他用文字关怀和爱护淳朴美好,对恶俗也有一种强悍的憎恶。由此,他塑造的人物,也毫无例外地会被附着上这种固执和单纯。

  15天之内赶完《小燕和大燕》

  1978年,与戏曲打了20年交道的李大任也已年近50,正处于艺术创作丰产期,思想和技术都已成熟,其代表作《小燕和大燕》便是在这个阶段创作完成。

  李大任的老伴说:“看了一辈子的《小燕和大燕》,到现在也没看够。”据李大任说,写到《小燕和大燕》第四场的时候,他是边流泪边写的,笔下的人物感动了他。人物写着写着,就已不属于自己,手下的笔被人物推动着前进。

  1979 年,该剧代表江苏省到北京参加了中国文化部举办的建国30周年文艺汇演,获得创作二等奖。之后,如沧州评剧团、河南豫剧团、上海沪剧团等来自全国的70多 个剧团,陆陆续续来到江苏柳琴剧团取经,将《小燕和大燕》复制为不同地方戏版本,带到全国各地演出。1980年,因《小燕和大燕》在全国取得的广泛好评和 强烈反响,该剧被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成彩色戏曲电影,而这部电影也是文革之后,国家出资拍摄的第一部彩色戏曲电影。

  李雪梅在回忆起父亲 创作《小燕和大燕》时说:“记得这部剧是父亲在15天之内赶完的。父亲创作《小燕和大燕》的时候,每写完一场戏,剧团就开始排一场,父亲再紧跟着写下一 场。那时15岁的我和父母睡在一间屋里,我独自一张小床,父亲的书桌就在我旁边,夜深的时候,我会被父亲止不住的咳嗽震醒,睁眼看,孤灯底下一屋子的烟雾 缭绕。写作时,父亲不能让人打扰,那时候我醒了也不敢吭声。我还有个印象,父亲一写剧本,头发就会蹭蹭蹭地往上长,长速绝对要比平时快上一倍,估计灵感和 头发是一起生长的。”

  成为女儿的精神引领

  上世纪80年代后,李大任回到文化局剧幕工作室,并在此工作至退休。如今,老人对于过去的作品记忆已经模糊,可女儿还时常会和他聊起那些活生生的角色,爽利利的对白,李雪梅说:“说戏,是我和父亲特殊的交流方式,戏里戏外,有一种语言只有我们父女俩能懂。”

  李雪梅至今还常常回忆起那样一些画面:每次看剧前,父亲会给她花一毛五分钱,买上二两炒好的花生,让她在剧院里边看边吃;夏夜里,看戏归来,坐在自行车后和父亲热闹地讨论当晚戏里的情节,有时候竟也争得面红耳赤。“那些清晰的画面,每次想起来都是幸福的。”李雪梅说。

  李 大任对艺术的执着与忠诚,在女儿李雪梅身上得到了延续与发扬,李雪梅早在1987年就被评为国家一级导演。 因为这种血脉基因的传承,如今仍奋战在戏曲舞台一线的李雪梅总觉得自己身上比别人更多了一份使命感。“在戏曲市场不景气的今天,努力开拓一片疆土,让柳琴 振兴,这是我对父亲的许诺,也是正在努力的事业。”

  

编辑:申玉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联系邮箱:344926228@qq.com | 邮编:221005|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