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百里到三中求学
徐州三中建于1949年2月,一直是学子们向往的名校。它前后两个开阔的大操场,种植了大片的樱花林和成排高大的白杨树。每到春天,校园里一片烂漫,环境
优美,是个读书的好地方。由于当时丰县、沛县、铜山等地中学甚少,农村的学子们大都跑到市区就读。当时三中的一个班上,来自县区农村的学生往往占到过半。
从1954年秋到1960年夏,张立辰在徐州三中度过了6年美好的时光。
张立辰家住沛县微山湖西畔的朱阁村,从家里到学校120多华里。每逢周六下午,张立辰上完两节正课就往家赶。没钱乘坐长途汽车,只能靠一双脚板走,直到下
半夜才能到家。第二天上午,又要背起一周的口粮,炒山芋面、煎饼什么的,赶在晚自习前回到学校。高三的时候,农村闹起饥荒,家里缺粮食,回家拿不到吃的
了。好在当时政府给农村学生落实了粮食计划,跟城里学生一样,每月34斤,从此就不必每周都往家里跑了。此外,国家每月给困难学生发两块多钱助学金,也帮
了大忙。
当时三中的后操场北边有简陋的平房,是农村学生的集体宿舍,上下铺的双人木床将小屋挤得满满当当,几无插足之空。学校食堂是一个大草棚。有了从家里带来的
干粮,自己冲点山芋面糊或盐开水当汤喝。食堂里一碗菜汤两分钱,想喝的时候得掂量半天。过中秋节,两个同学分到一块月饼,两人凑到一起分享。
张立辰会画画,学校组织勤工俭学,教美术的李雪鸿先生接洽到为工艺厂加工扇面的活儿,交给立辰。每画一个扇面,能赚5分钱,同学们都羡慕得很。当时文化活动很少,只能到中山堂、工人大礼堂(即工人文化宫)看看电影,看一场5分钱,张立辰很少舍得看。
清苦的生活磨练了张立辰的意志,也养成了他不怕困难、刻苦努力的习惯。对于画画,张立辰曾说:“我下决心了,考不上美术院校,回家背粪叉子也要接着画!”
1960年徐州三中高中毕业照,第三排右数第七人是张立辰,第三排右数第一人是作者。
校园里的“英雄气概”
在张立辰艺术馆里有一张他与一帮同学的合影照片。他们穿着一色的运动服,前面摆着一个排球。拍摄时间是1959年9月29日。这是张立辰中学时代参加学校体育活动的历史见证。
徐州三中的两个大操场是办学的优质资源,前边的操场有足球场,后边的操场有田径运动场。体育老师曹仲捷早年毕业于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在建国前的亚洲运
动会上取得过名次。天时地利人和,使三中的体育特色渐渐凸显,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一举成为全国体育红旗校,教育部、国家体委在这里举行现场会,人民日报和
《新体育》杂志都曾重头报道。
当时全校体育风气鼎盛,出过许多优秀运动员,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也常常夺金摘银,同学们中那种勇夺冠军、舍我其谁的英雄气十足。这种蓬勃向上的校风无疑
潜移默化了年轻的张立辰。张立辰热爱体育活动,不光打排球,还参加马拉松长跑,从市区的庆云桥到铜山县的郑集,跑个来回。长长的石子路上,咬牙坚持,破旧
的布鞋壳里灌满了汗水。
那时学校政治空气浓厚,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常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1958年大炼钢铁的热潮中,张立辰跟
同学们一起到徐州六中砸矿石,通宵达旦地干活;学校还组织到九里山采石场抬石头,将一块块狗头石装上火车,全班一天最多抬71方,一人合将近两方石头;到
云龙湖挖河泥时,大家排着队,一路上唱着歌,来到云龙湖北岸,一锹一担,奋战在云龙湖底。张立辰还和同学们一起参加过清理黄河故道,到九里山、凤凰山植
树……
此外,家庭对他的影响也很大。张立辰的三哥张立春是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一个人用高射机枪击落敌机3架、击伤4架,荣立一等功。金日成亲自为其颁发勋章,
毛主席、周总理多次接见他。老同学马自璋还记得,当时,张立辰曾给他看过他三哥授勋时的照片,脸上充满自豪,他还表示会向三哥学习,将来做大事。显然,家
庭中这段英雄事迹,成为张立辰奋发上进、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
十分巧合的是,如今,徐州云龙湖珠山景区相邻的两个景点:“张立辰艺术馆”与“徐州好人园”里留下张立辰兄弟俩的痕迹,前者陈列着张立辰的艺术佳作,后者竖立着三哥张立春用高射机枪打敌机的雕像,张氏两兄弟都成了徐州人尊敬的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