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支校长:
学子张伯愚,在建校七十周年之际,感恩母校和师长的培养教育,现把我的成长过程和为祖国航空事业作出的一点贡献,作如下简单汇报:
我生于1935年2月,1949年至1955年就读于徐州三中,曾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学习部长和体育部长、市学联常委等职。1955年临毕业前,经萧校长和蒋锦波书记介绍,学校党支部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并上报市委。
高中毕业后,我被选为留苏预备生。因中苏关系发生变化,未能留苏,后学校保送我到北航的发动机工艺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哈尔滨120厂。1970年我被调至江西370厂,一直从事齿轮专业工艺研究、生产和开发工作,曾任370厂齿轮车间技术主任、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齿轮分厂技术科主任工程师、齿轮分厂纪委书记、代理厂长。1986年迁到常州后,我调至总厂研究所担任××型号主减速器的主任工程师。1976~1984年我参加××发动机研制及批量生产工作,并按期完成任务。我们车间被评为先进车间,我荣立“大功”一次。
我发明的“齿面毡轮抛光法”为国内首创,达到了当时高精度圆柱齿轮超精加工的世界先进水平,获技术创新一等奖。我们研制的新型发动机,91年获得航天航空部颁发的“XX发动机设计,研制及应用”科技进步二等奖(集体)(详见:我为祖国献青春——记高精度齿轮攻坚战一文)。受公司委派,我还多次参加国内重大项目的技术工作,均按期完成,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例如,1978年我赴西安430厂参加“斯贝”发动机攻关专家组工作。经过六个月的战斗,我们完成了该机27种新型圆柱齿轮研制任务,并通过了部级鉴定。为此,我写了《“斯贝”发动机圆柱齿轮设计特点》和《“斯贝”发动机新型圆柱齿轮成型磨削工艺研究》两篇论文。
据悉,我国当前装备空军的大型运输机和轰炸机上安装的“秦嶺”系列——先进大功率涡轮风扇发动机,就是在我们当年研制“斯贝”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和发展,但是”秦嶺”系列涡轮发动机内部的几十种传动齿轮并没有改变。这就证明了我们当年研制的“斯贝”发动机新型齿轮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详见:我为祖国献青春——记参加“斯贝”发动机新型齿轮攻坚战一文)。我先后两次赴西安、北京参加航空部和一机部联合举办的仿瑞士马格‘MAAG’型磨齿机设计方案专家论证会。(该方案目前已实施,由秦川机床厂投入批量生产。)
我于1989年参加了江苏省“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喷气纺纱机”的测绘设计任务。1994年,我率领10多名科技人员赴宝钢参加国家重点项目——“煤气排送机和增速箱”的国产化测绘设计任务。我们用玻璃钢复制样模,再上三坐标测量的方法解决了大型叶轮(直径1800MM)不能直接测量的技术难题,按期完成了该项目的测绘设计任务,受到了用户的好评,目前该设计及测绘技术已由宝钢实施。2005年,工厂为了与北航合作设立“工程硕士培训班”,委派我到北航与杨光薰教授进行谈判,最终成功签订了厂校合作协议。该培训班为每个学员配备2名导师,我被聘为XX项目的厂内导师,另外一名导师由北航指派。经过6年的学习,该班为工厂培养了16名工程硕士。
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的培养和教育,离不开母校及师长的培养和教育。感恩母校把我从一个无知的少年培养成了具有共产主义信仰,有正确人生观的革命青年;感恩母校给了我丰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感恩母校给了我一个健康的体质。(我曾是三中排球校队和田径校队中的一员。1952年我作为徐州市体育代表队的成员去南京参加了第一届省工人运动会,并参赛了3000米障碍和标枪两个项目。)当然,还有北航给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今年4月2日,我和陈立柱等十几位学子回访母校时,您亲率两位副校长和有关部门的老师到校门口迎接,让我喜出望外。在“热烈欢迎徐州三中第一届校友回访母校”的巨幅银幕,您和我们合影留念,留下了永恒的纪念。您又和我们谈了治学策略,这将把母校带到更高层次。您准备建设新的校史馆,用历届校友的成长过程和为祖国贡献青春的生动实例,来鼓舞在校学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志青年,以此来报效祖国和人民,这是个有远见的设想。
我响应您的号召,所以我愿意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点滴成绩记录在此文中,向您和母校汇报。
学生:张伯愚 敬上
2019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