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春已至,希望无限生发。
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成长学院”开通教育访谈录,邀请徐州各界人士,畅谈教育、成长、希望,与大家共同探索成长的密码。
徐州三中赵伟校长的“三大一梦”
在“基础教育学南通”的大背景下如何既传承历史,又听从时代的呼唤,求实创新?
徐州三中校长赵伟作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在“全市将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思路下,给出了答案:三大一梦、共享成长!三大即:大课堂、大德育、大三中。一梦指的是:“从优秀走向卓越”之梦。
赵伟说:“我们越来越感悟到,教育是需要动情的事业,真教育是会令人感动的教育。‘教育无大事,事事都平凡;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以事育人的关键就是感受于事,感动于心,令学生感动、令学生家长感动、令社会为之感动。令人感动的教育才会有启迪智慧、润泽生命、教化一方的功效,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基础教育要真信、真学、真抓
赵伟用六个字诠释了“基础教育学南通”:真信、真学、真抓。尊师重教的风尚是弥漫、浸润于各处的精神气象,是引领教育的主流价值,是师生共同约定和勉励的言行。南通是全省的教育高地,人才辈出,有着良好的尊师重教文化传承。南通的教育工作者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远大理想和求实精神,诠释着先贤和前辈的激励与厚望。一般人做事有三个标准:不合格、合格、满意。
在和南通教育界同行接触的过程中,赵伟发现,南通的老师在这三个标准的基础上又做到了“感动”。要办令人感动的真教育,一方面,需要我们教育人对学生极端负责、做事精细到极致的敬业精神,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另一方面,还需要各级领导给予政策扶持与舆论引导,培植良好的教育发展生态。
获得知识的渠道越多,对老师要求越高
“当前徐州的教育形势呈现‘三高、两变、一竞争’的特点。”赵伟说,“三高指的是领导要求高、社会期望值高、学生的要求高。”无论是老师还是校长均感受到了压力。近年来三中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名优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数量逐年增加,高考成绩连续攀升,不断创造三中的精彩。但是和家长、社会还有更高的期望。家长从此前的唯成绩论,变为更加注重孩子的成长。以前老师只要讲好课本就算是完成工作,现在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元,教学的过程从此前的单项传输变为现在双向互动。这些变化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考新政策变化更要因材施教
所谓“两变”指的是今年高考录取政策发生变化:本科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录取合并。这对于代表徐州教育标杆的重点中学来讲,既要做到注重面向全体考生,又要注重优等生培养,保持教育优势。
在2016年高考中,三中卓越班平均分377分,超出一本线24分,这样的班级在全市位居前列。而2018年的高考政策再次变化,这一变化需要学校提前对师资配备、队伍建设、课程设计、学生培养等方方面面进行重新构建。
赵伟说:“高考新政策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做到,既要面向全体更要因材施教,既要做到平衡更要追求卓越。三中师生超越与创新的精神动力和内在涵养正是师生共同‘追求卓越’,这一追求是无止境的。”
学习不是唯考试、唯分数
赵伟在江苏省人民教育家第二期培养对象教育思想报告会上演讲时说:成长比成绩重要、师德比师能重要、幸福比优秀重要。
“多年来,我们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并且以积极灵动的活动触发他们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不断丰富学校课程,使学生在设置科学、内容广泛的课程中获得主动、充分的发展。在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同时,注意汲取先进元素,培养学生尊重、敬畏自然与文明的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国际洞察力。学习不是唯考试、唯分数,课堂应该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的潜能被充分调动和激发。”赵伟说,“教学相长,互动内化应该成为常态,让每个成长的个体都能‘立志、立德、立学’。”
要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
去年5月,徐州三中邀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促进教学交流研讨。南通大学附属中学的优秀化学老师张而立到徐州三中高一(2)班执教。三中的吴震老师参加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在交流学习中,南通教育的先进的教育理念、精细的教育管理、务实的教育作风,让徐州三中师生受益良多。
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南通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表现和我市优秀教师悬殊不大,但是南通教师由课内延伸至课后,加强学生的个性辅导,巩固课内所学,他们课下教学的功力深厚。不仅仅是课堂上45分钟,而是更大的一个范围。“大课堂”就是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时间相结合的开放性的教学系统。将学习看成一个三维系统,它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成果、学习体验三个维度。
“一个开放的教学系统在这三个维度上是具有延伸性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如果仅有学习时间的延长,学习成果不大,学习中体验不到乐趣,这样的学习就是低效的。”赵伟说,“大课堂就是通过整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资源实现学习时间、学习成果、学习体验三者的平衡,从而最终提升学习效益,实现高效学习。”
德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声的
大德育即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要求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每一位教职员工首先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每一位教职员工努力认真的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德育场,学生从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接受德育,参天的大树、干净的操场、洁白的墙壁、多彩的宣传栏、值班的老师、课堂上的问候、办公室里的个别辅导,无不渗透着德育的元素。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声的,又是深刻、长远的,体现出新型的师生关系、学校关系和文化关系,它既是平等的、融洽的,又是有序的、规则的。
“大德育”是三种共享成长育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三中“大德育”理念不仅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也得到教育同行的认可和推崇。
文/记者 晏飞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