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安定城楼》课例分析

《安定城楼》课例分析

2016年02月26日 17:14:49 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12133 作者:付曼

         以学定教激发学生质疑的火花   互学悟学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

——《安定城楼》课例分析

  江苏省徐州三中   付曼

《安定城楼》教案              

教学目标:             

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把握意象,赏析字词,品味手法等具体方法赏析诗歌的语言 。

2、体会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讨  教师适时点拨,诵读体味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这是崔珏在《哭李商隐》中的一句诗。的确,李商隐才情和遭遇的巨大落差让我们十分惋惜。但有句话说的好,文章憎命达,也许正是这种失意,才成就了李商隐在诗坛上的地位。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李商隐的一首力作《安定城楼》。

二、初读课文,把握情感

1、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

   正音。

2、学生齐读。

3、我们以前就接触过李商隐的诗歌,比如他的“无题诗”。知道他在诗歌中抒发的感情是朦胧多义的。那么在这首《安定城楼》中,你觉得李商隐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呢?能不能试着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

     请同学们先自己试着读一读。

     请2-3位同学朗读,并板书学生体会到的情感。

三、再读课文,赏析诗歌

1、小组交流研讨

过渡语: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预习,完成了学案,大家会有一些困惑和感悟。下面就请小组完成两个任务:(播放ppt

1)整理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过一会儿提出来,全班解决。

2)如果小组内没有问题,赏析本小组最感兴趣的诗句,注意结合诗中所选的意象,构成的画面,运用的手法,传神的字词,独特的见解进行赏析。

小组讨论4-5分钟。

2、小组质疑,赏析

   教学设想:

                    首联的作用(蕴含的情感)。

    百尺高楼恰恰表现作者的愁绪,因为古人有登高纾愁的习惯,站的越高,愁的越深。而登高之后开阔的景色,更让诗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孤独。“绿杨枝”这一意象虽然让人觉得生机盎然,但是古人亦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蕴含着思想怀人的愁苦,这也和作者当客居异乡,寄人篱下的生活现状契合。而“汀洲”让人生出孤独之感。

请学生试着用朗读来表现其中的情感。

                    颔联用典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感?

结合注释和学案,明确颔联表现了李商隐怀才不遇的失意和漂泊异乡的惆怅。

比较拓展:关于这两个典故“诗圣”杜甫也使用过——“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两位诗人在用词造句上有所不同。请问你更喜欢哪一个呢?小组交流1分钟。

重点分析李商隐的诗句:

1)有对比:年少——垂泪    春来——远游   失意之情更加深沉。

2)用词用情更深:

  “虚”字表现了无奈感伤之情。“更”字表现了漂泊次数之多,时间之久,距离之远,失意之深。而“游”字也表现了作者对前程的迷茫。“垂泪”和“哭”相比,虽然情绪表现不强烈,但是恰恰反应诗人内心的压抑和痛苦,甚至比宣泄情感的“哭”,更让人为之动容。

3)画面感更强。

请学生试着用朗读来表现其中的情感。

                    颈联和尾联中既表现出想建功立业的情怀,又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这不矛盾吗?

    结合课下注释明确:建功立业追求的是回旋天地,扭转乾坤的国家大利,而作者讥讽的只顾功名利禄的个人私利,所以并不矛盾。

 

总结:通过同学们对诗歌意向的把握,字词的赏析,手法的品味我们感受到了诗歌中所蕴含的的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希望课后我们也用这些鉴赏方法去体会我们中国诗歌的魅力。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齐读这首诗。

          生齐读。

板书设计:

                        安定城楼

                                李商隐

           怀才不遇      客居异乡    前程迷茫

           孤独渺小      建功立业    淡泊名利

 

《安定城楼》是高二“唐诗宋词选读”中的一首诗歌,被编排在晚唐诗的专题中。在这首诗中作者细腻的抒发了自己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语言含蓄蕴藉,尤其一些传神的字词耐人回味。所以我把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情感作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说教学教学,教师的“教”还是为了学生的“学”。无论在什么时候,课堂的主人都是学生。能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现自己,是一节课最大的成功。其实通过对初唐,盛唐,中唐诗歌的学习,我们高二的学生已经了解了诗歌中经抒发的思想情感,掌握了一定的鉴赏方法,例如注意结合诗中所选的意象,构成的画面,运用的手法,传神的字词,独特的见解,诗人的经历,时代的背景进行赏析。再加上学生曾经接触过李商隐的“无题诗”,对于李商隐的生平经历,诗歌特点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学生是有一定的能力去自主的鉴赏首诗歌的。所以,在课堂上,我尽量在位置上让一步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感知,提出问题引导上慢一步,也就是说在解决学生预习的的困惑时,不忙于指出问题、给出答案,而是给各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留下了话题;总结上缓一步,给学生想一想悟一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学习成果。总之,我希望把课堂还给学生,给每一位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想,展示自己的风采。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 最积极的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自生创新的强大的内动力,有了这种内动力,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我们在学生对一个问题存有疑问的情况下,去展开教学,指导启发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基于这种想法,在设计教学时,我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口让小组将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上来,并且以实物投影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在全班同学面前。这样既勾起了提问小组的求知欲,又调动了其他小组想要解决问题的表现欲。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起来。

除了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之外。我还选择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有这样一个环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两个任务:

1)整理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过一会儿提出来,全班解决。

2)如果小组内没有问题,赏析本小组最感兴趣的诗句。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希望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因为学生的性格秉性是不一样的,有些内向的学生没有勇气在众人注视的环境下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小组范围内,他就可能放下思想压力,积极发言,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和学习的热情。此外,在这种相对轻松的环境下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更多的收获和发现。更为重要的是在小组合作中,大家的讨论甚至是争论会使学生取长补短,不断增加知识的容量,加深学习的印象提高学习的效率。因为有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充分准备,在交流示的环节中,学生表现的十分积极主动,见解也非常丰富,甚至独到。

三、品味语言,以读促讲

“语文”姓“语”一直是语文教学所呼吁和提倡的。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形式去设计语文教学,都要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作为第一要务。而中国古典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除了让学去通过典故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之外,更注重学生对诗歌语言的品味。

首先,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中独特的意象。比如在首联中,作者使用了“高楼”、“绿杨”、“汀洲”这三个意象。因为在小组讨论时,我了解到学生对于这一句的理解十分多样,所以在学生展示的环节中我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大胆的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有的学生从意象的本身含义入手,有的从作者的处境心情入手,有的从前后文的关系入手,去品味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也正是对这些意象的品味才使学生明白了首联中作者的情感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其中有除了有怀才不遇的愁苦,还有漂泊异乡的惆怅,寄人篱下的感伤,和对未来的希望。

其次,注意引导学生品读文中一些传神的字词。例如在解答学生关于颔联用典的用意这个问题时,学生已经关注到的一些词语的使用,例如“游”字表现了王粲的漫无目的,进而体现了诗人对于前程的迷茫。“虚”字表现了作者的无奈和感伤的心情。我借此让学生将李商隐的诗句和杜甫的“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的句子相比较。学生很快就抓住诗中一些重点的词语进行赏析。比如“年少”“春来”在此起到的反衬的作用,“垂泪”和“哭”相比更表现出作者压抑而痛苦的心理,“更”字表现了漂泊次数之多,时间之久,距离之远,失意之深等等。通过对这些词语的赏析,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就更加深入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诗歌最美在语言,最真在情感。 而想要体会这语言的美和情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不诵读不足以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诵读,不足以体会诗歌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单靠总结讲解学生的那些体会、理解只是有些客观感受,很难转化成主观体验。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我注重学生对诗歌的诵读。在读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朗读字音的准确性,诗意的理解的正确度,更重要的是通过“美读让学生以声传情,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渗透在诵读之中,让学生直接接受作品的强烈感染,产生共鸣,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总之,在这次教学中,我依据学生的学情,遵循学习的规律,顺应诗歌教学的特点组织教学,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的目标,并且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为学生以后自主鉴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编辑:申玉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徐州市第三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邮箱:344926228@qq.com | 邮编:221005|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